现在的位置:主页 > 期刊导读 >

新疆广播电视大学教师职业倦怠调查研究*(2)

来源: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1-20 12:29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经t 检验分析结果表明,在是否兼任行政职务上,教师职业倦怠的去个性化(p <0.001)、成就感低落(p<0.001)、总量表(p <0.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经t 检验分析结果表明,在是否兼任行政职务上,教师职业倦怠的去个性化(p <0.001)、成就感低落(p<0.001)、总量表(p <0.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且兼任行政职务分值显著高于不兼任行政职务的分值。其余效应均无显著性差异。

统计分析新疆电大教师职业倦怠程度在年龄、学历、工作内容上的差异如下(表4)。

表4 职业倦怠程度在年龄、学历上的差异比较年龄(岁)≤30 31-40 41-50≥51 F p 19 33 35 15(M ±SD)3.06 3.19 3.07 3.15 0.25 0.859(M ±SD)3.64 3.76 3.81 3.79 0.16 0.924(M ±SD)3.65 3.76 4.07 4.11 1.59 0.190(M ±SD)3.45 3.57 3.65 3.68 0.99 0.395人口学变量 类别 n 情绪衰竭去个性化成就感低落总量表

学历本科硕士博士F p 68 33 1 3.10 3.70 3.89 18.89 0.000 3. 3.90 3.94 7.87 0.000 2.20 4.60 5.00 1.60 0.242 2.83 4.07 4.27 0.35 0.708人口学变量 类别 n 情绪衰竭去个性化成就感低落总量表

经方差分析结果表明,教师职业倦怠的情绪衰竭(F = 18.89,p <0.001)、去个性化(F = 7.87,p <0.001)两个维度在学历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进一步多重比较(LSD)发现,在情绪衰竭和去个性化维度上,硕士学历与博士学历(p <0.01)职业倦怠程度显著高于本科学历。

统计分析新疆电大教师职业倦怠程度在教龄、职称、专业性质上的差异如下(表5)。

表5 职业倦怠程度在教龄、职称、专业性质上的差异比较教龄(年)1-3 4-6 7-9 10-15>15 F p 24 8 12 12 46(M ±SD)3.10 3.23 3.40 2.69 3.44 2.30 0.058(M ±SD)3.69 4.23 3.96 3.18 2.76 1.92 0.105(M ±SD)3.50 4.36 4.06 3.41 3.18 3.48 0.008(M ±SD)3.45 3.57 3.65 3.68 3.12 0.35 0.791人口学变量类别 n 情绪衰竭去个性化成就感低落总量表

职称专业性质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F p 文科理科工科农科F p 33 39 29 1 58 32 11 1 3.18 3.30 3.09 3.00 0.93 0.425 3.17 2.98 3.16 3.60 2.04 0.112 3. 3.70 3.55 2.60 0.887 0.447 3.89 3.62 3.60 3.20 0.30 0.822 3.72 3.97 3.79 3.20 2.57 0.054 4.09 3.17 3.63 2.60 0.89 0.449 2.83 4.07 4.27 2.93 1.55 0.141 3.71 3.25 3.46 2.80 1.57 0.241人口学变量类别 n 情绪衰竭去个性化成就感低落总量表

经方差分析结果表明,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就感低落在教龄上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 = 3.48,p <0.01)。其余效应均无显著性差异。进一步多重比较(LSD)发现,在情绪衰竭、去个性化、成就感低落维度和职业倦怠总得分上,教龄10-15年和15年以上的教师职业倦怠程度显著高于教龄1-3 年、4-6 年和7-9 年的教师(p <0.01)。其他各教龄组之间无显著差异。

三、分析与讨论

(一)总体来看,新疆电大教师职业倦怠情况不容乐观

在情绪衰竭、成就感低落方面的程度与2006年李兆良等[2]对吉林大学在职教师的调查、2007年朱燕等[5]对上海四所高校在职教师的调查、2010年阎升光等[6]对河北高校在职教师的调查、2011年傅国安等[7]对海南高校教师的调查、2013 年张霞等[8]对西安多所高校教师的调查、2014年果孝文等[9]对北京十所高校教师的调查相比,结果相近且略高于普通高校教师。但在去个性化方面的占比远高于普通高校教师,高过两倍之多。究其原因,这与电大系统目前的教学对象和教学模式是密不可分的。新疆电大的学生皆为非全日制的成人学生,与教师面对面的交流、沟通非常少,师生之间难免有较大的疏离感。随着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以远程教育为主要教学手段的电大在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微课、慕课、线上教学等方面的力度不断加大,面授辅导等传统教学手段比例不断减少[10]。基于这些原因,教师与学生之间很难产生及时的反馈呼应和知识传递期间的共鸣,有效的双向交流越来越少,师生之间的距离越来越大,联结越来越少,因此久而久之教师就容易出现消极、冷漠、麻木的状态。这一情况应该倍加关注。

(二)调查结果表明,兼任行政职务教师的职业倦怠程度显著高于不兼任行政职务的教师

原因主要在于,兼职教师,也即俗称的双肩挑教师,其工作中面临更大的压力和挑战。行政工作需要教师消耗大量的精力,承担更多的责任,会挤占教师更多教学、科研时间,却又很难在教师专业职称晋升中发挥作用,也难以用显在的、可量化的标准来体现。因此就更容易引发职业倦怠。

(三)调查结果显示,硕士学历与博士学历教师职业倦怠程度显著高于本科学历教师

这个结果与张霞、果孝文等所调查出的学历越高,职业倦怠发生率越高的结果一致。一方面,可能与本调查中硕、博学历样本偏少有关,另一方面这一结果也确实反映出电大系统教师队伍的实际情况。电大成人学生相对于全日制高校学生而言,社会阅历丰富、人格独立,难以像全日制高校学生一样对教师产生一定的依赖感、信任感。教师对其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等方面的影响不如全日制高校学生。再者成人学生知识水平较全日制高校学生相对较低,且求学动机功利性强,多集中在提升学历、拿个文凭就好,在求学热情、学业态度方面不如全日制学生积极。硕、博学历教师入职的机会成本更大,在社会比较方面、职业成就、个人价值、社会认同等方面的期待值难免高于本科学历教师。当教师的这种期待长期得不到满足的时候,就更容易产生职业倦怠。这也是电大系统很难留住高学历人才的原因之一。

文章来源:《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网址: http://www.gsgbdsdxxb.cn/qikandaodu/2021/0120/612.html

上一篇:我区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开幕
下一篇:省级广播电视大学参与教育精准扶贫的SWOT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