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主页 > 期刊导读 >

中国农民工职业教育:需求及其模式创新:基于(4)

来源: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2-17 14:37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目前,一方面是高职院校招生不足,另一方面是对高职教育有着强烈需求却缺乏诉求机会的庞大农民工群体。因此,高等职业教育若要获得持续发展,应适

目前,一方面是高职院校招生不足,另一方面是对高职教育有着强烈需求却缺乏诉求机会的庞大农民工群体。因此,高等职业教育若要获得持续发展,应适当调整办学面向,将农民工群体作为其事业发展新的支撑和增长点。各地区的高职院校要与所在地区产业升级发展规划相适应,主动服务于产业结构调整。高等职业教育要真正为农民工和产业升级服务,不能仅仅停留在以农民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培训上,还要考虑为农民工的职业发展提供所需的高层次职业教育培训。

具体而言,高职院校必须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实现办学模式等一系列创新。其一是要从单纯的职前教育转向就业之后的职业发展所需的各层级各阶段的职业技能训练。其二是聘请经验丰富并且有一定培训能力的企业高管承担职业技能训练教学,能有效解答农民工实际工作中的问题。其三是全面推行学分制或弹性学分制度。职业教育和技能训练是农民工进行的人力资本投资,但由于农民工自身的局限,社会各界与高职院校应最大限度减轻其经济压力,为其完成学业提供便利。其四,建立农民工职业教育成本分摊机制。教育培训能提高农民工职业技能和劳动效率,企事业等用人单位效率也必然得到提高,也是职业技能训练的受益者,应当承担部分成本,这也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的制度安排。其五,高职院校可以成为新型中国农民工职业大学、广播电视大学的同盟者,通过联办实现设施、教员、经验、品牌等优质资源共享。总之,要通过创新努力使高职院校成为农民工低入学门槛、低学费、高水准的职业技能训练的职业教育培训服务平台。

3.改革广播电视大学办学模式

广播电视大学是中国改革开放的产物,取得了巨大成绩。应当说,广播电视大学教育系统及其现代远程开放教育办学模式,在培养生产、服务一线应用型专门人才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17]对农民工进行现代远程教育优势明显,对于开展农民工职业教育培训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如电大的全国网络能满足农民工学习时间不确定、流动性强、学习地点变化等要求,其网上学习交作业等方式可以大大方便农民工。为此,应利用该优势,改革办学模式。

一是加强校企合作。针对农民工的培训,要重视产业部门的作用。在有条件的企业,根据用工需要按照一定比例设置农民工预备岗位,结合岗位开展针对性培训。政府及有关部门应采用减免税或税前抵扣培训费用等措施对企业给予支持,调动企业参与的积极性,加快建立农民工劳动预备制度,实现培训、转移、就业一体化,使培训更加直接、实用、有效。

二是创新教学培训模式。加大对农民工培训的创新力度,可以增强农民工的岗位适应性,对促进他们的再就业会起到决定性的作用。要改变传统的“请进来”的培训模式,大胆尝试“走出去”的培训方法,集中指导,现场演练相结合。农民工习惯于眼见为实的经验感性模仿学习,理论联系实际并能够演示出来才能让农民工有切身感受。如果没有紧密联系实际的当场辅导,他们不经过必要的感性认识和经验思维则难以理解和接受。因此,应为农民工提供切合实际需要的尊重农民工经验感性学习模仿特性的模拟实战演练式的职业技能训练。

为保证培训效果,电大对农民工的培训还应打破以往单纯的“讲课——听课”教学模式,变“一锅式”培训为“分灶式”培训,变“被动式”培训为“主动式”培训,变“派出去”学习为“请进来”培训,以多元化的培训方式满足农民工需求的多样化。

一、问题的提出

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农民工问题一直是社会科学研究的热点,但是专门针对农民工职业教育培训的研究并不多,关于农民工培训模式的研究更少。“在制度性歧视面前,与农民工培训问题有关的‘发展问题’研究难以引起大多数学者的重视。”直到2003年《2003-2010年全国农民工培训规划》这个首次专门针对农民工培训问题的文件颁布,才真正引起学术界的高度关注。[1]

其一是农民工职业教育培训的意义。这方面研究成果最多。学者一致认为,大力发展农民工职业教育不仅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需要,也是为经济社会建设输送高素质劳动者,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大举措。发展农民工职业教育有利于推动就业、促进农民工市民化、促进产业升级和社会和谐。[2-6]

其二是农民工职业教育培训模式的构成要素与分类。一般认为,农民培训模式主要由培训目的、培训目标、培训主体、培训客体、经费来源、培训内容、培训规则和培训评价体系等要素构成。按照培训主体划分,农民工培训模式主要包括农民工自发培训模式、政府为主导的公共职业培训模式、职业院校主导培训模式、企业培训模式、非营利性组织培训模式和多元化农民工培训模式等。[7-9]

文章来源:《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网址: http://www.gsgbdsdxxb.cn/qikandaodu/2021/0217/685.html

上一篇:法学教学采用“框架—案例”教学法的探讨
下一篇:省级广播电视大学参与教育精准扶贫的SWOT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