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主页 > 期刊导读 >

九万里风鹏正举甘肃广播电视大学白银市分校校(9)

来源: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3-05 09:06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听来的故事之十:白银电大是个烂摊子。 由于辖区隶属多变等原因,白银地区电大办学历史虽然与中央电大基本同步,但多年来发展不力,基础建设欠账

听来的故事之十:白银电大是个烂摊子。

由于辖区隶属多变等原因,白银地区电大办学历史虽然与中央电大基本同步,但多年来发展不力,基础建设欠账太多。所以当张思忠奉命来此报道时,固定资产不到40万元的摊子,实在感觉到有些寒酸。详细情况是:因为白银当时是兰州的一个行政区,依托中央和甘肃省在白银的大中型企业创建了白银公司、银光公司、西北铜加工厂、九零三、二七九、棉纺厂、长通厂、白银区、景电管理局等电大工作站,办学主体是企业,大面积的学生也来源于企业。然而,企业工作站在企业转制过程中自然消失了。这就是说,企业这一块曾经声势大、生员广的景象不复存在。

那么,地方政府这一块儿呢?

1985年8月恢复成立白银市时,辖景泰县、靖远县、会宁县、白银区和平川区三县两区,地域面积达2.1万平方公里,人口有176万之众。甘肃电大白银市分校是在1985年经白银市人民政府批准成立,隶属于白银市人民政府,由白银市教育局主管的白银市唯一一所新型的综合性高等学校。

然而,说是综合性高等学校,却定位成管理型的事业单位,而不是办学实体。这种在方向上发生了根本偏差的结果是:失去了一个又一个巩固生源基础、扩大办学规模的机遇,导致几十年时间过去了,校长换了三任,却没有固定独立的校园。所谓固定资产就是与教育局下属的教科所、招生办、仪器室、勤俭办、电教馆等并列之下分得的一栋四层楼上合署办公的第三层12 间教职工办公室,和8 间各可以容纳40 多名学生的小教室,但不知什么原因,后来又被招生办占去了两间。这样下来,固定资产折合到一起,真的还不过40万。试想,一所大学都办了20年了,资产还不到40万元,无论从何种角度看,都是不会被人理解和看得起的。

所谓编制,一直沿袭了1985年政府给的15 个人员,包括勤杂工和司机。教学设施更是简陋,只有一间30 台电脑装置的电教室,为1999年所建。至于招生,作为高等学校的电大,由于定位上的失误,一直没有当回事,没有宣传,只是守株待兔的那种姿态。张思忠赴任的这年,全市电大系统在校生人数只有1200 余名。凡此种种,挑最主要的讲就是:一没有校址,二没有财务。

这可是让张思忠和所有关心电大的外界人士压根儿没有想到的最作难的地方了。张思忠似乎有点儿揪心。

关注他的领导、朋友,以及种种心态的人此时都在盯着他的行动和作为。

听来的故事之十一:崛起的现状。

对张思忠前往白银电大赴任,原本是有争议的。

有人说,他有收拾烂摊子的命呢!也有人说,由于他几度受命于危难之时,有过多次学校基础设施建设的经历和经验。组织上看准他的就是这一点。

但不管怎么说,这时到电大去,实在是一种考验。

令人欣慰的是,而今的白银电大已今非昔比,崛起于中国西部,跻身于中国远程教育教学先进行列了。人们的议论也十分条理化:

近几年电大白银市分校,以举办高等学历教育为基础,多层次、多规格、多功能、多形式办学,坚持面向地方、面向基层、面向农村、面向边远和民族地区的办学方向,积极拓展生源,强化教学管理,加强教学服务,完善系统办学网络及功能,努力改善办学条件及教学环境,大力发展非学历教育,促使学校各项工作取得了长足发展,赢得了社会的好评。

他们充分发挥电大系统远程教育教学资源丰富、教学手段灵活、教学服务周到的优势,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了大批应用型专门人才,取得了显著成效。随着“统筹规划、分级办学、分级管理、分工协作”的现代远程开放教育办学体制的逐步建立,市县两级电大积极创新办学模式,调整专业设置、扩大办学规模、提升办学层次,促使办学实力增强,形成了以白银电大分校为龙头、县级工作站为骨干、覆盖全市城乡的现代远程开放教育教学系统,为开发全市人力资源、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健康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电大教育已成为白银市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促进教育公平的重要力量,同时也是弥补区域教育资源不足、推动全民终身学习的重要平台。

倘若我们把目光重新拉长到张思忠当年的苏州峰会上,欣赏那高潮迭起的演讲,因诗情而缩短的十年白银电大使命,那浓缩了时光岁月、浓缩了时代旋律及其社会背景的“五个突破”,无疑是他辉煌人生、大旺事业的再度交响。

文章来源:《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网址: http://www.gsgbdsdxxb.cn/qikandaodu/2021/0305/713.html

上一篇:基于校企校升学直通车项目的社群学习模式研究
下一篇:月人新著唐宋词经醉月人出版